【成语故事的意思】直木必伐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直木必伐很少使用成语拼音 zhí mù bì fá成语解释 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成语故事或出处 《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成语造句成语用法成语知识
2010-04-10 08:31:17

【成语故事的意思】知足常乐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知足常乐成语拼音 zhī zú chánɡ lè成语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成语故事或出处 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成语知识
2010-04-10 02:55:37

【欲速不达的意思】欲速不达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欲速不达成语拼音 yù sù bù dá成语解释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成语故事或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成语知识
2010-03-31 10:01:17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英文_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拼音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成语解释 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成语故事或出处 《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成语知识
2010-03-20 07:15:17

【成语故事的意思】学富才高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学富才高成语拼音 xué fù cái ɡāo成语解释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成语故事或出处 明·朱之瑜《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不能作文,虽学富五车,忠如比干,孝如伯奇、曾参,亦冥冥没成语知识
2010-02-19 18:40:17

【成语故事的意思】兴利除弊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兴利除弊成语拼音 xīnɡ lì chú bì成语解释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成语故事或出处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成成语知识
2010-02-15 20:26:57

【成语故事的意思】无微不至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无微不至成语拼音 wú wēi bù zhì成语解释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成语故事或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成语知识
2010-02-04 22:58:57

成语故事的意思_无所不可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无所不可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kě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不可的。成语故事或出处成语造句近义词 无所不为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成语知识
2010-01-30 16:04:37

[成语故事的意思]通功易事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通功易事成语拼音 tōnɡ ɡōnɡ yì shì成语解释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成语故事或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成语知识
2010-01-08 07:00:37

起承转合是什么意思_起承转合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起承转合成语拼音 qǐ chénɡ zhuǎn hé成语解释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成语故事或出处 清·金圣叹《西厢成语知识
2009-11-22 03:45:17

成语故事的意思_良师益友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良师益友成语拼音 liánɡ shī yì yǒu成语解释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成语故事或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成语知识
2009-10-18 04:35:17

成语故事的意思_励精图治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励精图治成语拼音 lì jīnɡ tú zhì成语解释 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成语故事或出处 《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成语知识
2009-10-17 03:33:37

成语故事的意思|捷足先登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捷足先登成语拼音 jié zú xiān dēnɡ成语解释 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成语故事或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成语知识
2009-09-27 20:23:57

成语故事的意思_躬行实践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躬行实践很少使用成语拼音 ɡōnɡ xínɡ shí jiàn成语解释 亲身实行或体验。成语故事或出处成语造句成语用法成语知识
2009-08-24 18:08:17

[成语故事的意思]反水不收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反水不收成语拼音 fǎn shuǐ bù shōu成语解释 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成语故事或出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成语造句近义词 覆成语知识
2009-08-12 05:12:57

成语故事的意思_淡泊明志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淡泊明志成语拼音 dàn bó mínɡ zhì成语解释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成语故事或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语造句 至于宽闲成语知识
2009-06-27 04:09:57

[成语故事的意思]慈悲为本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慈悲为本成语拼音 cí bēi wéi běn成语解释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成语故事或出处 《南齐书·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语知识
2009-06-16 09:38:37

成家立业的意思|成家立业成语故事意思典故出处拼音造句

成语典故 成家立业成语拼音 chénɡ jiā lì yiè成语解释 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生活。成语故事或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恤贫济老》:“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货,不趾成语知识
2009-06-02 06:08:57

【半面之交的意思】半面之交意思出处及典故故事

成语典故 半面之交成语拼音 bàn miàn zhī jiāo成语解释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成语故事或出处 晋·袁彦伯《三国名人序赞》:“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成语知识
2009-02-06 10:17:57

关于著名的历史典故【三篇】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著名的历史典故【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12-26 23:58:26

【五四99周年演讲稿】五四演讲稿_演讲稿900字

老师同学们:今天是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对我们来说,有与众不同的意义。五四精神鞭策我们要为祖国的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翻开浩如烟海的历史画卷,回顾九十二年前的今天,请大家铭记这一难以五四青年节
2020-04-06 11:56:03

难忘的端午节端午节见闻400字作文600字_难忘的端午节_端午节见闻400字作文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又节称端阳节,它是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的这个节日里,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等等的风俗。我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啊!因为端午节作文
2019-02-12 17:48:17

【航海家有哪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们的名马_关于马的历史典故

关羽赤兔马《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上说:“布有良马名曰赤兔”《三国演义》的描述就更清楚了。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宝马良驹。董卓为了拉拢年轻将领吕布,就把历史典故
2019-02-05 10:18:57

[说曹操 曹操到下一句]“说曹操曹操就到”的由来_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

“说曹操曹操到”是一句流行的俗语。形容曹操的耳目众多,动作迅速无所不在,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我面前,是必须要提防的人。说起“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让历史典故
2019-02-05 05:53:57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_关于月饼的历史典故

中秋节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历史典故
2019-02-05 05:36:17

电影聂隐娘完整版_电影《聂隐娘》历史背景_关于聂隐娘的历史典故

一、全国背景唐朝自唐玄宗后期爆发安史之乱,元气大伤,经过八年苦战,到唐玄宗孙子唐代宗的时候才勉强把叛乱“平定”。为什么这个“平定”要带引号呢,首先,安历史典故
2019-02-05 05:18:37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_传统习俗的历史典故

白族: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历史典故
2019-02-05 04:43:17

南海大阅兵军舰|观海军“南海大阅兵”有感_大阅兵观后感200字

4月12日上午10时,解放军海上阅兵式开始,48艘战舰铁流澎湃、76架战机展翅翱翔、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发……这是中央军委第一次在南海海域举行隆重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大阅兵作文
2019-01-21 19:37:57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_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出处_历史典故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其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和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打扫下房间来迎接客人呢?&rdq历史典故
2019-01-19 14:02:37

【写出成语故事的主人公闻鸡起舞】关于闻鸡起舞的故事_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的典故出处】《晋书·祖逖传》。【闻鸡起舞的典故释义】闻:听到;舞:舞剑。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祖逖和刘琨是晋代著名的两个将领。成语故事
2019-01-19 06:05:37

【过年的来由400】过年放鞭炮的来由_历史典故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鞭炮”、“炮仗”、“爆仗”。过年我们有着放鞭炮的习俗。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它的历史典故吧~~新年然爆竹的传历史典故
2019-01-19 05:30:17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_历史典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释义】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历史典故
2019-01-19 05:12:37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故事_除夕的传说故事_关于除夕夜的历史典故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历史典故
2019-01-19 01:40:37

【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中国传统节日小年故事_关于小年的历史典故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小年”,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那么,你知道哪些关于小年的故事呢?以下小编为大家一一介绍。关于小年的故事一:从前,有一个皇帝,嘴馋极了,走到哪儿,吃到哪历史典故
2019-01-18 23:19:17

2019年立春是几月几号_立春杂谈:句芒神的形象及演变_关于节气的历史典故

句芒为春神,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祭太岁的习俗一直有流传下来。以下是关于句芒的形象及演变介绍,给大家涨涨知识!句芒的形象句芒的形象若何?据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鸟身人面。《山海经&历史典故
2019-01-18 20:57:57

弘扬五四精神报道|弘扬五四精神_青年节作文1000字

弘扬五四精神,成就青年人的梦想;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他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五四青年节
2019-01-16 23:01:57

傣族说泰语吗|傣族_优秀说明文600字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傣族的舞蹈。民居和饮食习惯,还有我的感受与体会。傣族的舞蹈种类很多,比如:孔雀舞、象脚鼓舞、戛伴光舞、双面鼓舞、鱼舞、大鹏鸟舞、鸶舞、花环舞、600字作文
2019-01-16 12:43:37

端午节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_端午节_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又节称端阳节,它是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的这个节日里,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等等的风俗。我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啊!因为端午节作文
2019-01-16 01:32:17

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_优秀看图写话700字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了一次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企图霸占整个中国。从此,中国人民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张陈旧的历史照片。那天下午,上海火车南站站台一片拥挤和看图写话
2019-01-13 20:49:57

桃李指什么_“桃李”的由来_关于桃李的历史典故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历史典故
2019-01-06 05:58:57

文明一词的含义是什么_“文明”一词的含义_历史典故

在拉丁语中,“Civilis”(文明)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在西方,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历史典故
2019-01-06 03:19:57

[复姓大全]复姓的由来_关于复姓的历史典故

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历史典故
2019-01-06 03:02:17

【春节吃年夜饭的由来】年夜饭的由来_关于春节的历史典故

吃年夜饭的意义是什么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 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历史典故
2019-01-06 02: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