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补习】四年级上册第20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案

发布时间:2010-07-20   来源:随笔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随笔】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上册第20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文章由收集。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笔下,选自巴金先生的作品《旅途随笔》。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具体写出了傍晚大榕树奇特的静态美以及第二天早上群鸟飞鸣的动态美,表现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与“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在作者的笔下,平静的河面,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鸟儿,陶醉其间的人和谐相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的赞叹和热爱。

这篇文章可谓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作者采取了设置悬念、增强情趣的构思方法。使读者带着疑问一直读下去,增强了读者解疑开释的欲望,使文章具有强烈吸引力。课文的悬念如同一天无形的线索:“鸟的天堂”不写鸟——“鸟的天堂”没有鸟——“鸟的天堂”确有鸟。

在行文表达上,全文清丽流畅,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动态与静态描写鲜明对照,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文中传递出的激情。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生动,真不愧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陆续、继续”“缓缓、渐渐”“静寂、热闹”“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应、干、禁、数”等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3、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等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学习提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优美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乐。教师激情解说:

美丽的南国,山清水秀,有甲天下的桂林,迷人的张家界,神奇的索溪峪,风景如画的三峡……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的小岛上,还有一道奇特的景观。你们看!你们知道吗?关于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四、五百年前,一只仙鹤来到了这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之后,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生:鸟的天堂 教师板书课题)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chuzhongzuowen/4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