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_201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写作

发布时间:2010-10-13   来源:母爱作文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母爱作文】

201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跟踪测试:写作

1.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50-300字即可。
提示: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母爱”。
2.创新片段作文题(20分)
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大自然赐予我们阳光、雨露,也有风电乌云,请任选一个自然景观,从一个角度进行描写。250字左右。
3.屈原自沉入水底,但他的精神仍对我们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屈原是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学过《离骚》后,你对屈原有怎样的评价呢,结合课文,以“我眼中的屈原”为题,谈谈你对屈原的评价。(300字左右)
4.某校《春蕾》小报,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准备近日开展征文活动。请你为该报“‘放歌60年’征文启事”写段开头语。要求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00——120字之间。(6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运用面例式写法完成一个议论文片段。(20分)
苏东坡当年任职黄州,有一种流行病肆虐,本地医生无法治疗。后有一外地人献出奇方,东坡采用后很快见效,控制了疾病。东坡对此药大加赞誉,从此,无论有什么疾病发生,都推荐使用,后来东坡自己生病,也照方服用此药,结果未愈而死。高考资源网
要求:1、片段必须有明确的观点。
      2、使用面例式中的例证法或正反对比法均可。
      3、字数在150---200之间。
6.11月30日,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有77.5万人参加考试,这一数据再创历史新高。这77.5万名考生将角逐约1.35万个职位,按此计算,淘汰率高达98%。今年的金融危机和就业寒冬,让更多人临时决定试试“国考”独木桥。“今年裸考注,明年再来!”有不甘心的考生打定主意想捧上公务员这只“金饭碗”。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你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语言通畅,有理有据,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6分)
7.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微雨里的野趣
  ——赏析《西溪的晴雨》的景物特点
  (2)游赏中的诗情
  ——赏析《西溪的晴雨》的文人雅趣
8.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简析《袁崇焕无韵歌》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简析《袁崇焕无韵歌》的写作特色
9.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聚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100字。(6分)
10.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⑴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⑵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北京前门大街,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修缮改造完毕。由于改造后租金高昂,曾经在这里长年经营的月盛斋、庆林春、都一处等北京著名“老字号”,大多面临能否顺利回迁的问题。与此同时,苹果电脑、星巴克、劳力士等许多国外著名品牌争相申请入驻。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明。
要求:①观点鲜明,理由充足,语言通顺。
      ②不少于80字。
12.如果你可以拥有一款自行设计的手机,那你打算把手机设计成怎样的外形和功能呢?请用不少于200字的语言表达你的设计。(10分)
13.继三鹿牌婴幼儿奶粉被曝光含有三聚氰胺后,又有22家企业69批次的幼儿奶粉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请你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述。不少于100字(7分)
14.(08年湖南卷)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
(2)从说理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
15.(06年重庆卷) 片段作文。(10分)
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16.(06年湖南卷)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

 

 


高考资源网
答案

1.多少次,当我满脸沮丧时,您竟会猜透我的心事;多少次,您总是耐心地听我倾倒心中的苦水,与我促膝长谈;多少次,您帮我打理一切小事;多少次,面对我的失落,您总会送上关切的话语……
这就是母爱,它不论索取,只有付出。正是这爱,这浓浓的爱,滋润了我成长的道路。
2.作文思路:自然界是变化的,平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景色,要选取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来写,写出它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文:
雨点儿越来越急,打在我身上的雨点也越来越多。……地上湿的已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而是一块一块的,继而又汇成一大片一大片……这地上便再也找不到一小块干土了。(点评:写雨由疏而密,由小到大。)
从“哗哗”的雨声中不难听出,这雨点儿很大,很重,它们击在路上,溅起朵朵小银花,皇冠似的,然后迅速消失,紧接着又有千万朵雨花开了。(点评:运用比喻,形象、贴切。)
雨声渐渐小了,雨花渐渐稀了,雨点渐渐轻了,雨帘渐渐消失了。
雨后的天空格外纯净,空气格外清新,树木格外翠绿,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点评:运用排比,写出雨由小到无,雨后景色的美好。)
3.参考提示:我想屈原首先是一个诗人,因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完美,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境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也不为瓦全。这是屈原的风骨,也是屈原所具有的诗人的气质。我觉得屈原不该是个政治家,他所具有的品质使他难以在名利场上立足,他遭谗被贬,所幸的是,愤怒出诗人,他把他的愤慨用笔留给了后人。
     屈原是一种精神,每次诵读《离骚》,我就会觉得周身的血液在涌动,我总是很激动,我仿佛能看到屈原临江而立的那一种悲壮。在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出色的政治家,他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但请不要忘了,我们同样需要诗人,没有他们留下的文字,没有他们的那一种精神,历史又如何得以血肉浑然一体?
解析:通过学习《离骚》以及对屈原的综合了解,能够对屈原有着独特的见解,那就是屈原是一个精神重于形象的诗人。然后可以谈论他作为一个大诗人的气质和和贡献,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才华和遭遇。对其独特性有所分析。     
4.要求:(1)内容:赞美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感情:真挚自然。
    (2)语言:清新生动。 手法:不少于两种修辞格。
    (3)字数合乎要求。
5.本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
(1)、经验并不可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不要固守,学会变通
6.①赞成的观点: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加之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具有较好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是年轻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有利平台,所以,报考公务员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大胆地尝试。②反对的观点:不能盲目从众,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客观分析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背景,不要期望值太高,还是要降低进入社会的心理门槛,发挥自己的特长,成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两个答案选择其一即可。只要有观点有理由,合情合理,语言通畅便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
7.【赏析示例】
  (1)    微雨里的野趣——赏析《西溪的睛雨》的景物特点
    郁达夫在《西溪的晴雨》中,以“微雨”为背景,通过自己的路上所闻,车里所见和船中所感,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
    文章首先在微雨的背景下,营造了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朦胧素淡的基调。参观古墓,闻吸到的是“霉灰的阴气”,给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而静莲庵堂的清茶洗涤了鬼气,这感情的跌宕之间,让人在氤氲的气息中感受了野趣。
    作者在叙写乘车游览的乐趣时,先宕开一笔,说游西溪以游船为“正宗”,乘车游览为“俗”,接着笔锋一转,品谈“俗益”。因为有雨,遥望则“一派空明”,斜平海上,“淡绿成阴”,而江南草长,美景集于沿山大道,更增添了微雨朦胧的意境。
    乘船游赏西溪的野趣似乎更有灵性,更有情韵。写景,则山环水绕之中,风景向你“点头”,又“匆匆”作别;记人,则“一伸一俯”之间,与橹声、水波相应和,合奏为“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至此,文人的雅兴与自然的野趣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    游赏中的诗情 ——赏析《西溪的晴雨》的文人雅趣
    作者在《西溪的晴雨》中,记叙了赏游西溪的两次经历:一次在雨中,一次是晴日,而途中所见所为,无不充满了文人的雅兴,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体会到了悠然的诗情。
    文章开篇以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为铺垫,而应友人相约,在雨中游览西溪,可见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这正是文人的情趣。而游赏路上,天
色是“阴阴漠漠的”,呼吸的是“野草花的气息”甚或有些“霉灰的阴气”;高坐车上,所见“一派空明”,“渺渺茫茫,青青绿绿”;乘船游览,撇开风景,叙写摇船少女的风姿,回顾老人祠里的灵签,联想竹西歌吹的闲情,自有文人的浪漫情怀。
    至于记叙晴日游览西溪的经历,则更是用笔婉致。晴明高照,便在弹琴楼上消磨时日;秋雪庵里赏景,“原不见秋,更不见雪”;报上有“芦花怒放”的消息,而所见却不尽然;就连寺庙的老僧也求字相邀,龙妇也洞箫歌吹,凡此种种,作者在文章中营造浓重的诗意氛围,让人在品读文人雅趣中产生美的艺术感受。
8.提示:
   (1)简析本文主题思想及其表现。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悼歌,更是一首赞歌,也是一首愤歌,它唤起人们对古代志士仁人的缅怀和敬仰之情,激起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自豪之情。然后结合语言材料赏析主题思想的表现。要点有:①作品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表达了作者对袁崇焕人格之美高山仰止、景云从之的由衷之情。②“镜头组接”的行文模式,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遂强烈的思想感情提炼、浓缩于文中。
   (2)简析本文的写作特色。赏析角度有:①作品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②“镜头组接”的行文模式。③综合运用多种句式(如排比句、复沓句、设问句,长句和短句的交错。)④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⑤语言特色(精练、蕴藉、强烈的抒情性……)
9.【答案】略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简明、得体。
【思路分析】考生只需要任选一个即可,按照要求,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以使语言生动。
10.【参考答案】⑴答案示例: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这时,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王熙凤也表示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
⑵答案示例: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误入乞丐王国。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出于对干果瓦的同情,爱斯梅拉达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
【考点】文学名著阅读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等级为A,要求学生能根据记叙的要素,叙述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
第⑴题,出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考生在作答时必须复述出“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而不能求全,只根据平时所背诵的故事情节进行作答。
组织答案时有两个重点,一是贾珍为什么要请王熙凤[原因:儿媳秦可卿死后,(1分)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1分)这时,贾宝玉向他推荐了王熙凤(1分)],二是贾珍是如何请王熙凤的[经过:于是贾珍便向邢夫人和王夫人提出请求,(1分)王熙凤也表示愿意到宁国府协理丧事(1分)]
第⑵小题,出自《巴黎圣母院》第一卷第六节“摔破的瓦罐”。考生必须要复述出“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即甘果瓦为什么要与爱斯梅拉达结婚[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误入乞丐王国。(1分)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1分)],他们是怎么结婚的[出于对干果瓦的同情,(1分)爱斯梅拉达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1分)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1分)]
2009年的命题方式,较之2007、2008年有了一定的变化。试题在考查方向上,不再仅仅停留于对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的考查,而是通过一定的限制语对学生的复述加以指向。这样的命题方式,既可以让那些有阅读过原著的考生得到满分,又可以让大部分只背诵教辅书上的故事情节的考生得到一定的分数。所考查的故事情节表面上是相当简单,属于学生常见的情节,但是在具体复述时,学生丢分的可能性很大。
11.观点鲜明1分,理由充足2分,语言通顺1分。字数不足酌情减分,不足50字不得分。
12.露出真诚的微笑,留下美丽的瞬间。或世界因沟通而和谐,生活因微笑而精彩。(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综合判分,内容2分,要体现“采集微笑”这个活动的目的;符合对偶要求,字数要求才能得形式2分)
13.这一现象充分暴露了我国某些乳制品行业唯利是图,坑害消费者的卑劣行径(1分)。人们不禁要问,信任与金钱孰重孰轻(1分)?良心与谴责哪个最占据心灵(1分)?名牌产品靠欺骗,还是靠信誉来生存(1分)?人们期盼所有的生活用品质量上乘(1分),期盼所有的生产企业能以人为本(1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把健康视为最重(1分)!
14.(1)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赏析《谈静》
①本文的主旨是关于静的修养。能够领略静趣的人,才能在尘世喧嚷中蓦然获得无穷妙悟,心静不仅能使人领略乐趣,于人的身心也有极大裨益。
②赏析就当紧扣文本进行,角度可以多样。例如:A.主题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静”是全文的中心一枢纽。所有的范例、事理都体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内容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段落层次也围绕着主题来安排。B.主题与个人修养的关系。“静”是个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忙里可“偷闲”,闲中能觅静,它全在于个人的修炼。静中企图的趣味,不仅使自己受益,也给朋友带来快慰。C.从结构技巧的角度谈主题在文中的展开方式。全文先谈“感受”,再从“心灵”所获得的“静趣”,引出“静修”于人身心都有裨益的结论。D.从表现技巧的保外就医谈主题在文中的展开方式。如人生哲理、物理定律的妙用,生动范例(自然现象、社会场景)的精选、俳句、诗句的引用等对于阐释主题的作用,以及由此所启发的读者对静的审美理解的艺术享受。
(2)从说理技巧的角度赏析《谈静》
①抓住话题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文由“感受”入手,引出“静趣”,再到静修的好处,后面的内容以前面的阐述为基础,说理层层递进。
②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具体的范例解说之中,而范例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以及人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容易理解。
③书信的形式和谈话的方式,以及亲切平和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亲和力,使文章的观点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15.略
16.略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chuzhongzuowen/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