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议论文】高考议论文写作及备考策略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12   来源:议论文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议论文】

人教版必修四江苏省横林中学2008-2009高考议论文写作及备考策略


江苏省横林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考试说明解读:07和08高考作文部分最大的区别就是作文增加了10分。考纲虽有表述上的不同,但实质上基本没区别,改的目的是为了去冗余,让表述更准确。
08年阅卷分析:省中学语文学科教研员朱芒芒在江苏高考2009年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认为08年高考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对今后几年的语文高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回顾08语文学科的更具体的命题建议中可以看到新课程的影子及作文命题的走向。具体建议第九条说:作文平实中见新意,不虚空,不板滞。让考生有较大的写作空间,使中等学生容易上手,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易于发挥,并有利于评分区分度。力避与各大市模拟题和历年高考题雷同。在此建议下催生了2008江苏高考作文“好奇心”,但高考作文的评卷结果显示,命题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蔡明概括08高考作文出现以下情况:
①优秀作文比例大幅下降。
②平庸之作数量之大、比例之高为历年罕见。08届语文素养明显不如往届。
③问题作文数量有所上升。游戏之作、庸俗甚至恶俗的作品比往年增加。
④文风不端正。“题记”、“后记”(阅卷中“题记”、“后记”不看,也不计入字数);一句一段凑字数;行文低幼化;文体不合要求(对好文章文体不成问题,但是对较差的文章会考虑文体问题);书写不规范和错别字问题今年更为严重。
出现上述原因,我认为主要和这个作文题目有关。这个题目虽然力避了与各大市模拟题和历年高考题雷同,写议论文要了解相关好奇心从产生到培养的一系列知识,否则,会无话可说,对学生来说要求高了点,但写记叙文容易低幼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好奇心不如小学生,这是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高中生可能写不赢小学生,不值得奇怪。其次,与应考训练有关。错别字的增加与不考错别字有关,作文虽说考错别字,但真正操作却又是一回事。
新课标写作的三个关键词:自由写作、自主写作、创造性写作。但阅卷点也特别强调六点:
①不要总是回到古代;
②不要一味堆砌名言;
③不要仅仅浅尝辄止;
④不要习惯穿靴戴帽;
⑤不要动辄题记后记;
⑥不要投机频频分段。
08高考阅卷作文评分细则特别强调:真实生活、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因此写作拒绝:无病呻吟;说唬人话、胡话、违心话;代古人或圣人立言;卖弄技巧;抄袭。
08年作文阅卷议论文特别关注(达到一点的63分起评):
①全文体现出较好的辩证性、逻辑性。
②在“好奇心”的某一方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
③独具慧眼,发人之所未发。
④议论中有文采,显示出论说的智慧。
综合以上情况,09作文教学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
①教学中指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实际。
②加强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训练。
③根据题意作文。理清文意,慎重对待。
④清醒地审视“提示语”。不要将“提示语”作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优秀学生,可以只看题目。完全按提示语展开的作文,一般就是基本分。
⑤加强文字表达和书写规范等基本功的训练。做到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畅的“三基本”基础上再追求“亮点”。
议论文备考策略
    练一手好字。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命个醒目的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拟得巧必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拟议论文标题时,最好不要单刀直入。我们可以直接(间接)地应用名言警句,或直接(间接)地应用其结构;也可以利用比喻、类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还可以借助标点,或借助数理化公式。例如九九年高考作文,让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就地取材,结果成绩平平;而有的同学对此观点进行了包装,如“万紫千红总是春”,“1+1=?”,“ 三个和尚有水吃”等。结果脱颖而出,得到了阅卷老师的赏识。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如《诚信不可抛》、《科技与人文齐飞》、《移植的记忆,创新的杀手》、《坚强——我不朽的信念》等文题,均是鲜明、夺人眼目的好题目。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如文章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拟题为《学会在别人的唾沫中游泳》,别致中显出几分幽默,令人产生一睹为快之感。 
开篇要有特色。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有清晰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及比喻。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有一个好的结尾。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
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有生动准确的表述。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失之简朴,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huodongzhongxin/3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