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目录】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劝学(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09-06-23   来源:小学一年级作文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小学一年级作文】




MS周

总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初步了解关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5.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学常识
课时按排:8-10课时

求学之道——①劝学
教学目标: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导入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一、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本性。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查古汉语字词典,掌握重点词,并思考几个问题
劝,君子,已;蓝,青,虽,挺,就,暴;须臾,望,疾,至,能水,绝,生,闻;跬,驾,镂,用,跪,强,躁
1、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理解?
2、分了那几个论点论述?
3、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找出相关句子
三、课文分析:
1、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是什么意思?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什么意思? “劝勉”。“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学习。
2、文章结构:(分析同时串讲课文)
* 论点: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xiaoxuezuowen/1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