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17 桃花源记 教案设计 ,教案

发布时间:2010-07-03   来源:小学一年级作文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小学一年级作文】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17桃花源记教案设计》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它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xiaoxuezuowen/4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