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书上册]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联考测试题

发布时间:2010-10-11   来源:小学一年级作文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小学一年级作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拳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  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丧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感发扬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2009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
1.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3分)    .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美化了暴力内容,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人们“嗜血”的本性,宣扬了人们潜在的暴力倾向,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是把“双刃剑”,既能满足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带来审美的震撼,又忽视了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个“读图时代”必将到来,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虽然仍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本身有不足之处,在冲击之下其作用显得有些弱化。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公①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日:“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日:“家有长子日家督②,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日:“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痰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③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④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 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味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公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透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予,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赦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注]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②家督:长子,因长子有督理家事的缘故,故称家督。③星宿:我国古代对星座的称谓,共分二十八宿。④三钱:本指夏商周对钱币所分的三等:赤、白、黄。黄为上,白次之,赤为下。这里指钱库。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杀人而死,职也    职:本职、本分,这里引申为“常理”
    B.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赍:赠送;给予
    C.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    阎:里巷的门
    D.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    事:活用为动词,解决……事,这里引申为“营救”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朱公长子吝金害弟的一项是(    )(3分)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③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④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人见楚王日……
  ⑤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⑥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文章来源于 www.99ZuoWen.Com]
    A.朱公长子自认为有能力救回弟弟,朱公夫人也这样认为,母子二人的表现使朱公不得已派了长子去楚国。
    B.朱公长子完全不听父亲的安排,擅作主张,致使弟弟命丧别国他乡。
    C.楚王是一个希望以德行、依法律治国的君主;庄生为人廉洁有德行,但未免心胸有些狭窄。
D.“朱公独笑”是因为大儿子看重钱财而造成后果,事出有因,结果差不多在意料之中,不必悲伤。这也反映了朱公了解自己的儿子且宽容大度。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3分)
(2)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3分)
(3)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8.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的?(4分)
9 .一般来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请从状物和哲理的角度,简要说说它们是如何交融的。(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2)子日:“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3)                  ,善假于物也。    (苟子《劝学》)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韩愈《师说》)
    (6)歌日:桂棹兮兰桨,               。    (苏轼《赤壁赋》)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8)倩何人,                    ,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诚信专卖店
凌鼎年
诚信专卖店在这个岛国的出现,是造足了舆论,在许许多多岛民的盼望中开张的。
因为在此店开张前,诚信专卖店的钱老板通过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网站,以及街头派送宣传资料等全方位宣传,使这样一个信息几乎家喻户晓,即12月28日那天前往参加诚信专卖店开张的任何一个人,不管是男人或女人,不管是老人或小孩,不管是当官的或平民,不管是大款或乞丐,都将发给一张诚信专卖店的贵宾卡,以后,凭此贵宾卡,如向诚信专卖店出售诚信,可按市价再加三成,反之,如向诚信专卖店购买诚信者可优惠-30%,即便宜30%的价钱。
因为不是给现金或实物,故而想去领这张贵宾卡的人并不多。不过诚信专卖店的目的达到了,店尚未开张,岛民都知道了:将有一爿奇特的商店要开张营业。
据说诚信专卖店开张那天还是挺热闹的,高官要员去了不少。钱老板固然很诚信,说到做到,给每位莅临的官们每人一张诚信专卖店的贵宾卡。凡踏进店门的,不管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也一概赠送一张诚信专卖店的贵宾卡,也不管你要还是不要。
开张仪式结束后,诚信专卖店店堂里就冷冷清清了,因为店堂的柜台里空空如也,这看不见摸不着的诚信如何买卖呢。只有店门外瞧热闹的人,很少有进店谈生意的。
这样开张了三天,竞一笔生意也没有。但钱老板似乎并不着急,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直到第四天上午,来了一位外国打工仔,说没找到工打,手头急用,想把自己的诚信卖给店里。钱老板说可以啊,但不知是买断,还是暂当?打工仔一看买断比暂当要多一倍的钱,就选择了买断。
钱老板用一种专门的仪器在打工仔身上一吸,就算是成交了,很爽快地付了钱。
哇,十万元钱呢。不出一滴汗,不流一滴血,不掉一两肉,轻轻松松就能换十万元钱,这种好买卖如今到哪儿去寻呀。一传十,十传百,从第五天开始,来诚专卖店出售诚信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排起了长队。有位那天诚信专卖店开张之日领到贵宾卡的无业游民果然比别人多拿到三成,卖了十三万元钱呢。不少人懊悔莫及,都说诚信专卖店确确实实诚信。大伙儿对此店愈发相信了。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诚信专卖店几乎收购了30%岛民的诚信。
这后,这个岛国几乎无诚信而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司空见惯,连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恋人之间,上下级之间,都极少极少有诚,有信,都是你骗我束我骗你,以致弄得案件不断,治安极其混乱。其他国家的人再也不敢与这个岛国的人打交道,做生意了,岛国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为了挽救岛国,岛国的最高当局出台了几条紧急措施,例如凡已出售诚信者,一律不得担任公职,已担任的,一经查实,立即开除;二,政府鼓励赎回诚信,凡有诚信者,将优先考虑安排工作……
 这后,来诚信专卖店购买诚信的人多了起来。暂当的还算好,钱老板只加三成就肯让赎走了,但买断的,则对不起,价钱非翻番不可,要就要,不要拉倒。   
 有些岛民愤怒了,责问钱老板怎么开诚信专卖店,却没有诚信?’钱老板说:我是做诚信买卖的,靠买卖诚信赢利的,对不起,我不是诚信老板。此时,岛民们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从此,那些没有诚信的岛民成了三等公民,他们发现没有了诚信,简直就成了行尸走肉,他们懊悔啊。他们恨死了钱老板,也恨死了自己。只是后悔药很苦很苦。
1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5分)        .
12.这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几类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6分)
1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钱老板为什么要给任何一个参加店铺开张的人一张贵宾卡?而“高官要员去了不少”呢?( 3分)  
 (2)这篇小说有哪些写作手法?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
14。这篇小说发人深思。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诚信专卖店”的生意为什么能红火地做起来?(4分)
    (2)作者以“诚信专卖店”为题有何用意?(4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溽暑  坐右铭    斩钉截铁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B.寂寥    百叶窗  辘辘饥肠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C.驽钝    掉书袋    目不遐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修善    推销员    大声疾呼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儿无伤大雅的玩笑。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质量执法大队的小王,对某企业送检的一批肉制品,未按该分管局长的意见,加盖“合格”签章,以至受到停职检查的处分  
 B.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舞台,大学生唯有积极变迁、直面变迁、和谐变迁,才能成为时代先锋。
 c.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D.孙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对读者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群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8.“暴走”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7个字)(3分)  
  (1)在北京600万的从业人员中,有这么一群人每天步行上下班,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走班族”,也有人叫他们“暴走族”。   
  (2)日本的交通管理部分从3月2日开始到15日为止,以扰乱交通的罪名抓获了143名“暴走族”。   
 (3)这几天,虫虫在各个论坛上暴走的时候,看到竟然有个软件……   
19.参照下面所供素材,请为国庆60周年庆典阅兵式写一段信息完整、较有文采的解说词。(6分)
  ①民兵是国家的军事后备力量。
  ②这是由首都女民兵组成的方队。
  ③这些女民兵都是80后、90后。
  ④参加受阅的女民兵中,有国家公务员、企业职工、社会青年和在校大学生。 
  答:                                                                 
   20.有学生给课文《药》中的驼背五少爷配了一首小诗。请从所学的课文中或其他名著另选一个人物也写一首小诗。语言形式不拘于所给的示例;要短小精悍,符合人物特点。(6分)
    示例:                         驼背五少爷
                                      也许
太多的苦难
在这里凝固
是身体的佝偻
是人性的麻木
更是灵魂的扭曲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少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社会,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青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国家,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国家;中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我的家乡,后来我发现我连自己的家乡也改变不了;老年时期,我只想改变我自已,于是我就改变了自己。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改变自 己,说不定我还能改变我的家乡,并进而改变这个国家和社会。”    。.
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xiaoxuezuowen/5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