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纪上册语文书人教版_语文六年级教案:将相和

发布时间:2009-04-26   来源:小学一年级作文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小学一年级作文】

第 二 教 时 学习“完璧归赵”、“渑池会见”的故事,具体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和“将相和”在与秦国战斗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负荆请罪”,你们认识了怎样的两位人物?那么,蔺相如是否真的如廉颇所说的“只靠一张嘴”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闪两个故事。 二、用“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学“完璧归赵”。 1、自由轻声读1——10小节,思考: 你觉得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划出蔺相如言、行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 2、读、议: 同学们,你觉得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机智勇敢) A、他最勇敢机智的言、行表现在哪里? 学习“他理直气壮地说:‘……向柱子上撞去。’” 理解“理直气壮”的词义,说说理由充分在哪里?指导朗读。 B、他是否真的会撞柱子?从书上找出依据。 (A)、“如果秦王真拿……一定把璧送回来。” 理解两种假设情况,体会他的深谋远虑,渗透分号的用法。指导朗读。 (B)、秦王绝口不提……,却捧着璧连连称赞。 体会他的善于观察。 C、正因为蔺相如抓住了秦王的弱点,才敢撞璧,那么他说要举行授璧典礼是何用意呢?找找他的言、行,想想他为什么这样做? D、出示“大大方方地说:‘……’”让学生读读质疑。 结合句子体会话的意思:如果秦国( ),赵国就( );不然,即使( ),也会( )。这样,秦王不但( ),而且( )。 指导朗读。 3、齐读4次语言,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说说:他为什么能那么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 为什么秦国不去进攻赵国呢?(将的功劳) 补充:当时秦国正在全力进攻楚国。 三、学“渑池会见” 1、秦国不甘失败,因此几年后,他终于又想到了一个办法,一起看“渑池会见” 2、自学,要求思考:在这次战斗中,谁胜谁负?或者是否打成了平局?找出有关内容(自由组合讨论) 3、读、议: 第一层——平局 没占到便宜。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 。 第二层:赵国胜。 A、秦王赵王鼓瑟(王对王) 蔺相如秦王击 ( 对君)指导朗读。 B、赵国弱,秦国强:去,怕有危险;不去,表示胆怯。 4、齐读12、13小节,说说:为什么赵国能取得胜利?从书上找依据,谈体会。 5、小结本段。 四、再次出示填空题(第一教时中的内容) 总结三个小故事。 第 三 教 时 总结全文,领会中心,学习过渡句段,初步认识并了解作用,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xiaoxuezuowen/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