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教案_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教案

发布时间:2010-07-02   来源:历史典故    点击:   
字号:

【www.tlutl.com--历史典故】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教案【内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起义的背景,掌握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等。掌握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了解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红军的建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中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引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想结合的光辉典范。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讲授新课:

  一、南昌起义

  教师:1927年中国社会确实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之中,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暴力清党”政策,疯狂屠杀、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严重摧残了革命力量,面对反动派这样的迫害,中国共产党人只剩下了一条出路,那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是的。我们并不能像待宰羔羊那样不会反击,我们必须对他们这种行为作出反抗。那么中国共产党人首先举起了南昌起义的大旗。

  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南昌起义。

 

视频:南昌起义

 

  教师: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学生:时间-

  地点-江西南昌。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教师:

  教师: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

  学生: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99作文网]www.99Zuowen.com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由<免费99作文网>收集。

 

  教师: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教师过渡: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于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秋收起义的内容,同时观看动画:秋收起义与进军井冈山。

 

动画:秋收起义与进军井冈山

 

  教师让学生介绍秋收起义的过程及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看地图上“三湾”这个地方,在进军的过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吗?

  教师讲解:正如同学们在书本上所看到的,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我们党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教师过渡:毛泽东基于敌强我弱形式的分析,在文家市召开会议,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向井冈山进军,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教师设问: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教师: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里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远,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教师归纳: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师:经我们上面的分析同学们想想毛泽东为我们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的失败——敌人力量强大——受挫——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或山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确的道路)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对比:苏俄攻打大城市;我们借鉴苏联的经验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以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引申:改革开放——适合国情——走自己中国特色的道路

  教师过渡: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的精打光……

  设问:从这里你看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过渡:陈毅和朱德知道了这个消息,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教师提问:会师结果怎样?

  学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会师

 

  教师总结:井冈山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了“燎原之势”。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各地共产党人纷纷效仿建立根据地,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一块。有人如此形容它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堂小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白色恐怖猖獗,革命陷入低潮,需要以武装起义反击国民党政府的镇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井冈山会师壮大了红军力量,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推动了其他根据地的发展。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99作文网]www.99Zuowen.com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本文来源:http://www.tlutl.com/xiezuosucai/43338/